工作流程,一气呵成。
详细了解这些公司如何利用我们强大的工具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
体验衔接流畅的后期制作。
详细了解这些公司如何利用我们强大的工具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
体验衔接流畅的后期制作。
Kin 工作室利用 Final Cut Pro 将节目制作得又快又好
Kin 工作室制作的节目,服务于 25 岁以上,正在构建自己的事业、住宅和家庭,但又感觉传统媒体无法充分满足其需求的女性。节目拥有一张由优秀的生活方式创作者组成的多元化网络,这些创作者在 Youtube 上的订阅者超过 500 万,创作内容涵盖家居、时尚、家庭和美食等主题,既有意义,又有趣味。
Kin 节目中的主播都是真正的合作伙伴,他们利用各自的后期制作工作室,与经验丰富的 Kin 内部制片人和剪辑师协作,共同投资、制作和发行节目。依靠 Final Cut Pro、Motion,及各种第三方图形动画、协作和存储方案,他们每天都能快速制作出高性价比的优质内容。
在 Kin 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制作中心,Final Cut Pro 和 Motion 是整个后期制作流程的核心。摄制组在现场拍摄节目,然后将样片交给助理剪辑师,由他们在网络附加存储 (NAS) 系统,即 LumaForge 旗下的一台 Jellyfish 服务器上备妥媒体文件,以便所有剪辑师都能直接、快速、完全地进行存取。
在 Motion 中,剪辑师主要依靠 MotionVFX 提供的精美模板来制作字幕和特效。他们将这些自定义模板快捷地应用到项目中,为成品锦上添花。
最后,剪辑师利用 Final Cut Pro 工作流程扩展中的 Frame.io 直接将视频载入其审批系统。审核人员可在代理文件上添加基于时间码的意见,而剪辑师就能在 Final Cut Pro 时间线中直接跳到这些意见所在的位置。较之用电话或一长串电子邮件来讨论和执行变更,这一流程节省了大量时间。获得最终批准后,剪辑师就能将已通过质量审批的内容以高品质的压缩格式从 Final Cut Pro 直接发布到 YouTube 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
《The Banker》的制作
Apple TV+ 出品的首部电影阵容强大,将 Samuel L. Jackson、Anthony Mackie、Nia Long 和 Nicholas Hoult 等众多明星荟萃一堂。《The Banker》以真实事件为基础,讲述了由 Jackson 和 Mackie 饰演的两位美国非裔企业家,20 世纪 60 年代在洛杉矶建立房地产帝国时面临的种种挑战。
对于这个开创性的项目,剪辑师 Joel Viertel 及其助理 Steven Moyer 需要一个称手的剪辑 app。鉴于其强大的素材归整功能,省时的后台渲染和导出能力,他们选择了 Final Cut Pro。它独特的音频功能,还可让剪辑师分别处理对白、音效和配乐,并且无须修补轨道就能保持时间线井然有序。在离线剪辑的过程中,团队使用了环绕立体声,为影片更添丰彩。
这部电影是采用 35 毫米胶片拍摄的,低分辨率代理文件能通过现场摄影机提供的素材带快速到位,2K 分辨率的代理文件要经过柯达和特艺之后才能到位。为能立即开始剪辑工作,Viertel 先利用低分辨率代理素材,为每个镜次都创建了一个多机位片段。在 2K 代理送达并导入之后,这些多机位片段就自动更新,时间线上立即可使用更高分辨率的新素材了。
Moyer 则利用 Shot Notes X 来添加大量元数据,包括带有一系列关键词的剧本注释、胶片上的潜影边码,乃至灰度系数、宽高比和色彩信息等更多在线剪辑数据。他也同时加入剧本定稿中的对白关键词,让 Viertel 在剪辑时可以搜索注释,轻松准确地找到拍摄镜次和场景。他们利用角色组件对音频元素和视觉特效进行归整,并借助 Producer's Best Friend 这一扩展,将 Final Cut 强大的元数据制成电子表格,据此在时间线中追踪视觉特效片段的版本。利用这两项工具,他们可以快速生成带有自定栏目的电子表格和大量按时间整理的信息,无须手动追踪镜头,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
为了迅速周转,Viertel 和 Moyer 还利用 X2Pro Audio Convert,将 Final Cut Pro 的 XML 格式转换成带嵌入音频的 AAF 文件,以便在 Avid Pro Tools 中使用。由于 Final Cut 和 Pro Tools 能无缝衔接,剪辑师可以将特定音频角色映射到轨道,为音效设计师整理好素材。最后,他们利用 Rainer Standke 的 EDL-X 生成传统的 EDL (剪辑决策表) 来完成交付,这是电影业对剪辑进行跨系统交接时一贯的标准流程。
虽然最初计划以 2K 发布电影,但 Apple 希望能充分展现 35 毫米胶片的画质,毅然决定改为以 4K 发布。即便后期制作正紧锣密鼓,团队仍依靠 Final Cut Pro 令人惊叹的代理工作流程,快速更换项目中的镜头并进行了调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最终如期交付了成片。
单人创作者用 Final Cut Pro 每天产出电影级的 YouTube 节目
DailyTekk 拥有超过 25 万 YouTube 订阅者,而且他们都是要每天来点科技信息才过瘾。创作者 Chris 从写博客转型到做 YouTube 频道,他说:“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喜欢为自己中意的科技产品制作视频罢了。”他还表示,为了满足观众对新视频的持续需求,他必须高效工作,不断求变,让他的节目内容历久常新。在一个工作日内,他就要从脚本,到拍摄,再到剪辑,完成一个新视频。为加快速度,他选择使用 Final Cut Pro、Compressor、iOS 平台上的 FiLMiC Pro 等来进行工作。
Chris 每天的第一项工作,是以适用于 iPadOS、iOS 和 watchOS 的 Draft、Instapaper 和 MindNode 等 app 飞快地收集资料并规划新视频的主题,而且所有内容都会通过 iCloud 便捷地同步,让他在一处就能查看所有点子。随后,他用 iPad Pro 写脚本,还在拍摄时用它当监视器。
为拍摄 DailyTekk 视频,Chris 使用了 Sony a7S III、a6600 和 ZV-1 数码相机以及两部 iPhone。靠一部 iPhone 11 Pro 搭载 Moment 公司的超广角镜头或长焦镜头,再加上 FiLMiC Pro 软件,他就能营造出电影般的观感。他可以利用 FiLMiC 拍摄 60 fps 的 4K 视频,然后在 Final Cut 中开启防抖,制作高质量的慢动作镜头,无须借助云台,就能获得流畅而精美的画面。拍摄结束后,再以隔空投送功能将素材轻松地发送给他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并导入到 Final Cut Pro。无线导入素材的功能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在逼近截稿期限的紧要关头。
在剪辑过程中,Chris 会频繁创建多机位片段,以获取其他摄像机角度。为给视频增添独特的视觉效果,他还利用 Final Cut 的光流功能来放慢片段,模拟以高帧率拍摄的素材。即便要做那么多加工,依然无须渲染就能回放片段。Chris 运用了多种工具,为片段添加高品质的修饰,这包括 mFilmLook 的高级色彩校正工具、Better Stabilizer、深受 YouTube 观众喜爱的滤镜 SplitScreen Pro 特效,以及 Flow Pop 流畅顺滑、天衣无缝的转场效果和动态运动插件。
最后,Chris 使用 Compressor 为成片进行编码,并将其输出为 HEVC 格式,从而能迅速上传到 YouTube 上的 DailyTekk 频道。
《Apollo: Missions to the Moon》的制作
为庆祝历史性的阿波罗 11 号登月任务暨人类踏足月球 50 周年,国家地理频道委托 1895 Films 公司制作了《Apollo: Missions to the Moon》。这部纪录片汇集了 10000 多张照片和 1300 小时的视频和音频,其中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提供的珍贵的幕后画面以及从未公之于众的任务音频。著名纪录片剪辑师兼制片人 David Tillman 协助主持了项目的后期制作,并利用 Final Cut Pro 进行剪辑。这部影片斩获多项大奖,包括 Cinema Eye Honors 的杰出成就奖,及美国制片人工会颁发的电视及流媒体影片杰出制片人奖。
纪录片团队首先筛选了千余小时的存档素材,然后进行分类和数字化处理,方便在片中调用。制片们和剪辑师一起,对 100 多盘存档的带子都做了笔记,然后将这些数据整理成文档,并导入 Final Cut。
由此,Final Cut 归整素材的功能大显身手。剪辑师可以创建一个内容丰富的关键词目录,从而无须使用死板的文件夹结构,即可在“智能精选”中以搜索条件来查找素材。在为采访档案添加注释时,团队采用 iPadOS 版 Lumberjack 在人物说话时做笔记并捕捉关键词。这些笔记随后会自动与视频同步,建立一个可搜索的采访素材数据库,省下了反复播放素材再手动注释所需的大量时间。团队还利用角色组件归整来自 NASA 任务控制中心的千余小时音频,并借助 Producer’s Best Friend 扩展为用上的素材和音频创建了清单,以便申请版权许可。
最后一步,就是导出音频和终剪画面,以不同功能的 app 完成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他们使用 Marquis Broadcast 的 X2Pro,将音频作为一个整理好的 AAF 项目导出到 Avid Pro Tools;同时他们将视频导出为 FCPXML 直接发送给 DaVinci Resolve,以进行最终的调色和交付。